找回密碼
 新會員登記
搜索
查看: 190|回復: 1

[分享] 泰國南部的傳統表演「諾拉(โนรา)」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4-2-2025 12:27 來自手機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 來自 泰国–曼谷 True
本帖最後由 hook282000 於 24-2-2025 12:28 編輯

1000152518.jpg 摩訥拉(มโนราห์)或簡稱「諾拉(โนรา)」,是一種源自泰國南部的傳統表演藝術,並且是國家級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其詞源來自巴利語的「นระ」(Nara),意思是「人類」,因為這種舞蹈的動作起初是模仿天神的舞姿。
最早時,諾拉舞(รำโนรา)的表演者全由男性組成,因此又被稱為「察特里(ชาตรี)」。
後來,人們將《蘇塔王子與摩訥拉(พระสุธน-มโนราห์)》的故事融入表演中,使得這種舞蹈開始有了「摩訥拉」的名稱。
南部泰國人習慣將詞彙簡化,於是「摩訥拉(มโนราห์)」被縮短為「諾拉(โนรา)」,這一名稱沿用至今。
摩訥拉(มโนราห์)與察特里戲劇(ละครชาตรี)擁有相同的基本舞蹈動作。
其唱詞為即興詩歌,表演者必須具備靈活的機智與才華,能迅速創造出合韻且有意義的歌詞。
摩訥拉的舞蹈動作、唱詞、服飾以及樂器都具有獨特的文化特色。
1000152521.jpg
傳統伴奏樂器包括:
鼓(กลอง)
雙面鼓(ทับคู่)
鈸與鑼(ฉิ่งโหม่ง)
短管雙簧管(ปี่นอก)或長管雙簧管(ปี่ใน)
竹拍板(กรับ)
現代摩訥拉表演已經發展出混合西方樂器的形式,以增強音樂的豐富性。
最初,摩訥拉舞蹈完全由男性表演,但如今女性也可參與表演,成為這門傳統藝術的一部分。

摩訥拉的表演分為儀式性舞蹈(โนราโรงครู)與娛樂性舞蹈,兩者有明顯區別。

1000152522.jpg
1. 儀式性摩訥拉(โนราโรงครู)
這種表演在摩訥拉文化中極為重要,因為它涉及祭拜祖師的儀式。其目的是召請摩訥拉祖師的靈魂至儀式場所,以進行祭拜與供奉。
接受信徒的還願儀式。
為新舞者舉行加持儀式,進行頭飾加冕儀式或繫布儀式。

此類儀式分為兩種:
大摩訥拉儀式(โนราโรงครูใหญ่)
完整的摩訥拉儀式,持續 3 天 3 夜 才能圓滿結束。
此儀式需要定期舉行,每 1 年、3 年或 5 年 進行一次,具體時間取決於每個摩訥拉派別的傳統。
1000152523.jpg
小摩訥拉儀式(โนราโรงครูเล็ก)
簡化版的摩訥拉儀式,僅需 1 天 1 夜 完成。

然而在泰國南部地區一些拜師法會都會安排舉行儀式性摩訥拉,舞者在拜師法會中擔任一個重要的環節。
1000152519.jpg
娛樂性摩訥拉(โนราเพื่อความบันเทิง)
這類摩訥拉表演以提供娛樂為主要目的,其主要特點如下:
1. 以娛樂為核心 – 主要用於娛樂觀眾,無特定宗教或儀式目的。
2. 即興表演 – 表演過程中,舞者需要具備快速反應能力,隨機應變,即興創作舞蹈與歌詞。
3. 互動性高 – 表演者與觀眾之間有較強的互動,透過對話、歌唱或幽默表現來增強趣味性。
4. 節奏明快 – 音樂與舞蹈的節奏輕快活潑,以吸引觀眾的興趣。
5. 服飾華麗 – 依舊保留傳統摩訥拉的華麗服飾,但可能會根據場地與場合進行調整。
6. 場地不固定 – 可以在寺廟、市集、慶典、婚禮、節日或其他社交場合進行表演。
7. 故事情節靈活 – 根據觀眾需求,表演的故事可以靈活變更,可能包括泰國民間故事、戲劇性情節或滑稽搞笑的內容。

娛樂性摩訥拉雖然與儀式性摩訥拉有所不同,但仍然保留了傳統文化元素,並成為泰國南部民間娛樂的重要部分。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4-2-2025 13:51 | 顯示全部樓層 來自 中国–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
謝謝分享
回復 贊好 反對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新會員登記

本版積分規則

QQ|小黑屋|手機版|網站地圖|聯絡我們|Privacy Policy|Unite 全球華人佛牌論壇

GMT+8, 13-8-2025 00:18 , Processed in 0.335486 second(s), 30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