亞特蘭提斯 發表於 2-8-2023 21:43

布施,要有三種「清淨」




布施,要有三種「清淨」
依據印度大班智達布達師利
看法,布施要具備三種清淨:


一, 境清淨
二, 物清淨
三, 心清淨


這個「境」指布施的「對境」
布施給誰「物」指布施的東西
「心」是指「要具備菩提心」


🔸🔹第一種清淨:布施的對境
   第一種「清淨」指「對境」
   經典「提到有三種」


🔸功德境:具有功德者,
      例如佛法僧三寶。
🔸利益境:對你有恩德利益者,
      如父母親友。
🔸痛苦境:需要照顧的人,
      如病苦、窮困者等。


🔸🔹我們提到「上供下施」其實都包含在「布施」中,必須清楚瞭解一點,有些人認為佛教僅提及要「上供諸佛」並未提及要「下施照顧病苦、窮苦者」或知道佛經有如此道理,但不知如何做,因此很重要的是要知道,佛教不僅包括「上供」也包括「下施」。


🔸🔹「功德境」對象,許多經論都談到是指上師、僧團,其中會談到「供養僧寶功德利益是非常大 」因為「僧寶」不僅有供養功德,還因此得到對境「受用」的功德,因為三寶之中「僧寶」是唯一能示現「受用」供養對境,其他供養佛寶、法寶是無此「受用」功德的!


《正法念處經》形容聖僧是「所應惠施,普應惠施。」僧寶是我們恆常要布施供養的對境,是很重要的。


🔸🔹第二種清淨:布施物
供品要清淨:指的是布施物
不是搶來騙來的,如法清靜物品。


🔸🔹第三種清淨:布施的動機
要具備的是「要有菩提心」
無論在布施或供養時「發心」
和「動機」是非常重要的。


🔸🔹經典提到布施時:
「八種垢染動機」要避免


🔸1. 為名聞利養、好名聲而布施
🔸2. 被迫而布施。
🔸3.希望得好處、想求回報而布施


🔸4.來世要能夠更加富有、
      成為億萬富翁而布施!


🔸5. 布施之後後悔。


🔸6.為了和他人比較,
   出於嫉妒、競爭之心而布施。


🔸7. 以傲慢之心,
   覺得「只有我做得到」而布施。


🔸8.前、中、後等布施,
   各個階段中,不具備清淨動機。


🔸🔹布施時要「對境」「發心」「物品」都清淨正確才行。


累積很多的善,要做迴向。
做迴向時,要像《華嚴經》〈普賢行願品〉所教將所有眾生、有情所行的善「集合起來做迴向」不僅你、我、現在的善而是一切有情在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一切的善,發願來集合做迴向!


🙏南無四臂觀音🙏


🌟菩薩心 菩薩行🌟   
嗡嘛尼貝美吽ཨོཾ་མ་ཎི་པད


Johnny仔 發表於 2-8-2023 22:32

感谢分享

phantom 發表於 2-8-2023 22:34

善知識{:1_212:}

VANGO 發表於 2-8-2023 22:47

本帖最後由 VANGO 於 2-8-2023 22:55 編輯

照字面睇係咪供僧+捐錢比寺廟係最大功德#adore#

我捐錢係真心想先會捐,當時唔想捐就唔會捐

亞特蘭提斯 發表於 2-8-2023 23:01

VANGO 發表於 2-8-2023 22:47
照字面睇係咪供僧+捐錢比寺廟係最大功德

我捐錢係真心想先會捐,當時唔想捐就唔會捐


復次,須菩提!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,行於布施。所謂不住色布施,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。

須菩提!菩薩應如是布施,不住於相。何以故?若菩薩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

mcsteven 發表於 3-8-2023 07:49

Thank you{:1_260:}

pmxsl 發表於 3-8-2023 16:07

高深佛學喔

vincentyuen 發表於 4-8-2023 10:10

感谢分享......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布施,要有三種「清淨」